法国伟大的军事家、政治家拿破仑说过:“能控制好自己情绪的人,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将军更伟大。”
近日,看到一则报道,女子被老公扔在高速上,徒步一小时遇交警。
男子因为一些小问题吵架,把妻子扔在高速路上,并且拿走了她的手机,我们先不评价谁对谁错,女子正在高速应急车道内行走,随时可能遇到危险,为什么男子不顾及妻子的安危呢?大家应该都能想到是没有管理好情绪,一个能够觉察、管理自己情绪的人,才能有能力、有分寸的应对各种事情。
情绪是心理状态的外在表现,长期的压抑却会让情绪固化在身体里,不仅会对心脏产生影响,还会产生一些疾病。接下来,我们聊聊常见的、但许多人都没有意识到的十种“垃圾情绪”,以及缓解方法。
10种“垃圾情绪”,你占了几种?
一、凡事非黑即白
凡事非黑即白的思维源于对自己要求苛刻,事事追求十全十美,遇到一点不完美或失误,就失望和恐慌;遇到挫折,便一蹶不振。这其实反映出一个人仍未成熟,为人处事的灵活性也较差,容易导致焦虑抑郁情绪。
二、看人以偏概全
以他人表现出的某一方面特征,掩盖了其他特征,这种偏概全的思维,会悄悄影响着我们对别人的认知和评价。
比如,看见一位女性纹身,就判定她是个“太妹”;
喜欢一个人,鼓足勇气想约对方出来,但对方拒绝了自己,便以为自己没用,且对方以后会一直拒绝自己;
欣赏朋友的性格,便把他看得处处可爱,毫无缺点。
这是一种受主观偏见支配的绝对化倾向,会影响与他人的正常社交,易对情绪状态产生不良的影响。
三、过滤正面信息
我们每天都要接收各种信息,在这个过程中,有些人会出现过滤偏差,滤掉好的,留下负面信息,然而这样很容易让自己焦虑。
我们身边并不缺少美,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。当我们把注意力多多放在美好的事物上,心情会更美丽。
四、消极思维
在消极思维的模式下,我们常常会感觉世界是黑暗的,即使温柔与美好就在眼前,也丝毫感受不到。
比如,收到他人真心想赠送给自己的礼物,会以为对方想利用自己办事;
听到他人赞美自己衣着打扮,当成是有另有所图的阿谀奉承。
拥有这种思维惯性的人,无法在人际交往中感受到快乐。
五、妄下结论
不经过实际论证,便妄下负面结论,以为别人是在针对自己。比如,路过同事身边,被同事们多看了几眼,就怀疑他们在议论自己。
这种主观臆断的心理状态,不仅会让自己痛苦,还会影响社交胆量,逐渐变得“社恐”。
六、忽视优点,放大缺点
不少人喜欢盯着自己的不完美之处,平时犯了一点小错误就紧张得不得了,在估计自己的能量和作用时,又走入另一个极端,总觉得自己无可取之处。
比如,突然被领导当众批评,会立刻担心很快就会被“炒鱿鱼”了;
身边的人都夸自己长得好看,仍烦恼自己皮肤不够白皙……
这种极端自卑的心理状态,会让自己在人际交往中处于劣势。
七、感情用事,缺乏理智
如果在待人处事时习惯把自己的感觉当成事实,便容易在不知不觉中被情绪所掌控,失去理性思考的能力,甚至采取错误的应对方法。
八、常用“应该”句式
在给自己制订计划和目标时,不少人会使用这样的句式:“我今天应该熟悉100个英文单词,明天必须熟悉150个单词。”如果计划没有按时完成,便会难受和自责。
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“应该”倾向。“应该”倾向是一种压力和负担,特别是你将其强加于他人时,很容易被人看作是在胡乱指点。
一旦出现这种对立情况,你可能会感觉受挫、被孤立,导致与他人的紧张关系。
九、乱贴标签
“我前任出轨了,男人没一个好东西!”
“为什么这些人对博主的评论内容都差不多?肯定有人买水军操纵评论区。”
生活中的贴标签行为随处可见,这是能最快激化矛盾的方式,一旦你先给对方贴上了负面标签,很可能会带来源源不断的互相攻击和伤害,损害自己的心身健康。
十、习惯归罪于自己
一个简单的例子:领导在会上讲到个别同志近期工作不给力,有些人就会习惯性地对号入座,认为领导否定的是自己。
在没有根据的情况下,总是将某个负面事件或批评与自己联系起来,并把罪责归于自己,容易让自己产生内疚感,时间久了,这种“责任感”会让人不堪重负。
8招快速摆脱坏情绪
一、留意美好细节
平时多留意一些美好的生活的细节,可以增加自己的幸福感,让内心更柔软、阳光。
二、保证充足睡眠
睡眠不足,白天就会感觉疲劳、精神不振、注意力下降和情绪不佳。
长期饱受失眠困扰,会使人沮丧、焦虑甚至发展为抑郁症,间接影响人际关系,伴侣之间会有更多的争吵,更少的性生活,更低的满意度。
三、积极运动
杜克大学曾经做过这样一个研究,他们将抑郁症患者分成了运动治疗组、药物治疗组和运动加药物治疗组,结果发现这三种治疗方案都起到了很好的治疗效果。
在6个月后的回访中发现,运动组的复发率是最低的。在大量的科学证据的基础之上,很多国家将“运动”列为治疗情绪障碍的推荐方案之一。
不过,如果想用运动的方式来消气儿,尽量不要去选择诸如拳击比赛、跆拳道比赛、空手道比赛之类的近身对抗类的项目。
因为在我们与他人对抗竞技的时候,一方面我们体内的生理唤醒水平会提升,另一方面,运动的过程中有可能会体验到频繁的挫折感,两者碰撞到一起,是导致攻击行为和愤怒的最佳导火索。
四、吃点碳水化合物
碳水化合物能促使大脑分泌一种神经递质,帮助人冷静并放松下来。
1.5盎司(约42克)碳水化合物就能起到舒缓情绪的效果,比如适当吃点薯条、爆米花等。多吃鸡肉、瘦牛肉、海鱼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也有好处。
五、及时补充水分
缺水会让身体疲倦甚至头疼,连带影响情绪。
人体每天至少需要摄入2500毫升的水,除了进食会摄入一部分水外,至少还需要喝1200毫升水。
六、对着镜子笑一笑
面对焦虑和抑郁,能主动发现积极一面的人,比只会哭着发泄的人能更快调整好状态。
每天早上出门前,不妨对着镜子笑一笑,告诉自己我今天很快乐。
即使其实心情抑郁、压力大或生气,强装笑脸也有助于释放不良情绪,有益身心。
七、选择合适颜色的衣服
颜色对情绪的作用,就像维生素之于身体健康。
如果你想控制愤怒,就远离红色;
如果你想对抗抑郁,就别穿黑色或深蓝色的衣服,它们会让你情绪更差;
如果你想缓解焦虑或紧张,就应该选择能让你冷静的颜色,如淡蓝。
八、听音乐
听10分钟音乐就能让你的坏情绪得到缓解。有时候学唱首不熟悉的歌,效果更好。
九、深呼吸
当你处于压力状态时,可放慢呼吸,同时尽量往后卷舌。这一方法能在数秒钟内平衡情绪。
深呼吸并耐住性子等6秒钟,待情绪平稳,思考能力恢复,有助于做出正确的决定和行动。